google-site-verification: google1673b2117cb94912.html
top of page
愛情的哲學 (理察‧大衛‧普列希特(Richard David Precht))

愛情的哲學 (理察‧大衛‧普列希特(Richard David Precht))

HK$40.00價格

愛情到底是什麼?人類何時發展出愛情的?猿猴也會因愛而結合嗎?愛情的本質是什麼,繁衍後代、心靈交流、促進社會福祉、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?大自然的一切清楚明白,是文化才讓愛情變得曖昧不明的嗎?男人與女人的性欲為何如此不同?「大胸部」的女人果真在演化上佔盡優勢?大自然為什麼創造兩性?愛情是為了兩性的結合而「設想」出來的嗎?今天,誰會認真的說:「我愛你。」我們是否對愛情要求太多了?

 

本書作者理察‧大衛‧普列希特企圖在愛情這「剪不斷,理還亂」的感情中,整理出些許頭緒來。他運用各種科學研究,打造一把哲學思考的利器,爬梳愛情、解析人類感情,從人類基因的生物學觀點,到愛情的心理因素,以及現代愛情中個人與社會的種種糾葛。

 

閱讀本書,在作者的導引下,我們彷彿走進一棟愛情的博物館,穿梭在生物學、大腦科學、心理學、社會學、歷史的樓層之間,悠遊於各種思想流派,參觀「男人與女人」、「愛情本身」與「今日愛情」的展間,隨著知性與感性的導覽,一一躍過愛情的跨欄障礙。

 

作者簡介

理察‧大衛‧普列希特(Richard David Precht, 1964-),哲學家、政論家、作家、媒體出版人。1994年於科隆大學取得博士學位,其後幾乎任職過德國各大報與電台,並曾獲美國芝加哥論壇報記者獎學金。目前身兼呂訥堡大學的哲學名譽教授,以及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之哲學與美學名譽教授。

 

2000年榮獲生物醫學大獎。童年回憶《列寧只來到盧登夏德》已拍成電影。中文翻譯作品包括《我是誰》、《無私的藝術》,共被翻譯超過四十種語言。自2012年起,他在德國電視二台主持自己的哲學節目《普列希特》(Precht)。2015年出版《認識世界:西洋哲學史卷一》,隨後陸續出版了《認識自己:西洋哲學史卷二》、《做你自己:西洋哲學史卷三》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