邊城(沈從文)
在沈從文筆下,翠翠依偎時的羞澀純真,獨立時的勇敢神態,祖父的木訥拐灣,二老追求翠翠的神氣都躍然紙上,彷彿這些人物就這樣生動的在我們周遭;還有那湘西的景致,吊腳樓上看龍舟賽的熱鬧,苗族男女的歌唱傳情,在在都讓人覺得人情的樸實、風光的美好。名為「邊城」,好像是一個被眾人、被俗世所遺忘的世外桃源,雖然這裡也有哀傷,也有競爭,但沈從文刻意避開都市人所習以為常的矯飾、知識份子所偏愛的大道理,而用最真、最接近人性本質的方式描寫兩兄弟對翠翠的喜愛,祖父對翠翠的不捨。沈從文1934在《邊城》的題記上寫道:這本書不準備給那些「博學」式的讀者或文學理論家、批評家閱讀,而是給那些置身在這個社會中,而且關心整個民族的好處和壞處的人看。正是這種不隨潮流,讓《邊城》成為中國近代文學值得流傳的經典。
1998年台灣商務出版公司將文學經典重新包裝成「文學plus」系列,沈從文的《邊城》也因此有了新的觸感。本書採用精緻的印刷,搭配雷驤為書中人、書中景所繪的彩色速寫,讓讀者的閱讀獲得新的感受。此外,還有書中提到湘西地區的建築、景物等的實地攝影,讓讀者在讀故事時,還一邊吸收相關的知識,而書中世界、讀者想像和現實景致三者也獲得特殊的情景交融。
作者簡介
沈從文《紐約時報》稱沈從文為中國文學與獨立思想的桂冠人物,是與威廉福克納、契訶夫並列的作家。若要從沈從文的作品中挑第一本來讀,《邊城》就是不容錯過的代表作,在質樸的文字中,散發出對土地的關愛與人情之美,是好看又極具藝術性的文學經典。
沈從文自小在湘西鄉間長大,悠遊在自然之中,啟發他對生活的觀察與底層人民生活的關心。1923年,他到北京大學旁聽,同時嘗試寫作,陸續發表散文及小說作品,與當時文人徐志摩、魯迅等人齊名。他曾被認為是中國最有機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,在1950年代之後,因為政治情勢的變化,被迫無法進行文學創作,只能將重心移轉到教職與文物研究。然而,他透過《邊城》所體現的美學藝術,仍在一代代人心中散發永恆的光輝。
取書方法〡How to pick up
1. 預約親臨「蒲書館」〡At PPO Library
- 新蒲崗雙喜街17號富德工業大廈19A室〡19A, Success Industrial Building, 17 Sheung Hei Street, San Po Kwong
- 最佳時間為星期四至六 1-6pm〡Our best time is Thur to Sat, 1-6pm;或/OR
2. 預約親臨 「書送快樂」辦公室〡At our Sheung Wan office
- 上環文咸東街111號 MW Tower 15樓〡15/F, MW Tower, 111 Bonham Strand, Sheung Wan
- 最佳時間為星期一至五 11am-5pm〡Our best time is Mon to Fri 11am-5pm;或/OR
3. 經由順豐派送〡Through SF EXPRE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