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齋深巷 (蘇曉康)
「我在那『五四紅樓』旁度過了整個少年時代,一直不知道它與我們『新
中國一代』有何關係,直到八○年代我偶然走進那裏,才發現『歷史』整個兒是一個騙局。」―― 蘇曉康
距離五四整整一百年,作者蘇曉康以《西齋深巷》回應那已黯淡的知識分子投向黑暗的怒吼。
作者自1989年六四事件後出逃中國,流亡海外三十年。他無法回到故鄉,往昔的胡同小徑、街市菜場、皇城花園,只能夢中追憶。
擱在心頭的夙願難以抹去,他執筆記下曾在北京皇城根上生活過、掙扎過的人物,他們是建築家、文學人、革命分子、皇族後裔、名流學者等,後來都不免因政治牽連遭罪,如今,可能也沒人記得了。
這毋寧是另一種酷刑,古典的殞落,記憶的消磨,文化的災難,他能做的也只是繼續書寫,把他記得的人情舊事在紙上重現回來,此書是古稀遊子回首少年時,一曲望鄉的晚唱。
書中文字掃過景山東街,彷彿蔡元培、李大釗、胡適、魯迅、郭沫若、梁漱溟、錢穆的身影還在流動。再進紅樓大院,依稀仍有陸定一、周揚、江青、戚本禹等留下的蹤跡。
.新文化發源地曾是皇家馬廄
.皇城根已是明清兩朝絢爛的屍骨
.世界獨有八公里長古都中軸線隕落
.古城牆改建為「北京的瓔珞」夢碎
.林徽因吟唱古城樓在時間上漫不可信的變遷
.「梁思成悲史」摹寫千年燕京淒涼的毀滅
.這個最「文化」的地方恰是百年劇變漸成文化沙漠的發源地
作者簡介
蘇曉康,1949年生於西子湖畔,少年長於京城景山腳下,青年流落中原,遂以〈洪荒啟示錄〉開篇,引領「問題性報告文學」浪潮,嘗試一度被稱做「蘇曉康體」的寫作文本,為「新啟蒙運動」推波助瀾。繼而,領銜製作《河殤》,詰問華夏歷史,悲歎文明衰微。1989年流亡海外凡三十年,未止思索,筆耕不綴。著有《離魂歷劫自序》、《寂寞的德拉瓦灣》、《屠龍年代》、《鬼推磨――中國魔幻三十年1989-2019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