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-site-verification: google1673b2117cb94912.html
top of page
永遠的戰爭 (戴斯特.費爾金斯(Dexter Filkins))

永遠的戰爭 (戴斯特.費爾金斯(Dexter Filkins))

HK$40.00價格

戰爭原本應是日常生活的例外。但在世紀交替的阿富汗與伊拉克,煙硝與殺戮、殘酷與荒謬就是日常。

 

自紐約世貿中心發生911恐怖攻擊事件,以美國為首的聯軍對阿富汗、伊拉克發動反恐戰爭以來已經超過十餘年,西方各國以其自傲的軍事武力及民主政體干預他國內政,是否真的締造了區域和平與經濟穩定?

 

在美國與伊斯蘭世界之間,我們仍不見任何一方勝出,卻已然清楚誰是最大輸家。當炮火在人們日常居止的街巷間落下、多年鄰居在轉眼間以刀槍相向、反叛分子收編軍警單位公然綁架勒贖,人民要如何面對荒謬絕倫的處境?又如何在族群傾軋中建立國家未來?

 

戴斯特.費爾金斯是這個世代最重要的戰地記者。他自1998年起深入阿富汗及伊拉克採訪觀察,並以此寫成本書。無論採訪對象是激烈反美的伊拉克反叛分子、為求家人溫飽而從軍的少年民兵,或是心力交瘁的美國軍官,費爾金斯從不妄加評斷。他跳脫政治局勢分析與褒貶功過,讓筆下的人物還原為「人」的真實血肉,重新在讀者眼前現身。

 

作者帶領我們在法魯賈的幽暗街道中行軍、看著阿富汗兒童在雷區中嬉戲、聽喀布爾飯店經理細數往日繁華,也旁觀各派人馬在敵我難辨中鬥狠耍詐、見識阿富汗軍官如何以「挖角」打贏不流血的戰役,甚至拜訪自殺炸彈客的家人。我們也走進巴格達的小學,目擊伊拉克人民進行第一次全國大選,儘管叛亂分子的炸彈就在隔街引爆,伊拉克人仍不會放棄任何使國家更美好的希望。在阿富汗嚴重饑荒的地區巴米揚,費爾金斯受到一戶人家熱情的款待,男主人殷切敦促費爾金斯吃下最後一塊麵餅。

 

也就在這本書中,費爾金斯寫下了這段話:「多次踏上阿富汗國土,讓我逐漸愛上這個地方。為了這個國家的美麗和錯亂,也為該地人民面對瘋狂行徑時的寬宏大度。在工作中往往能目睹令人震驚的殘酷,而這裏的人民面對殘酷之淡然則更令人訝異。殘酷滲入生活每個角落,到了怵目驚心的程度。但他們內心深處仍保有溫情。」

 

作者簡介

戴斯特.費爾金斯(Dexter Filkins,1961-),屢被新聞界譽為「這個世代最重要的戰地記者」。2009年以阿富汗及巴基斯坦的美軍戰地報導獲普立茲獎(共同獲獎)。2010年因揭發阿富汗戰爭內幕,獲得喬治.波爾克獎,並兩度獲頒美國海外記者俱樂部獎。費爾金斯自1998年起持續報導阿富汗與伊拉克境內的戰事。曾擔任《洛杉磯時報》新德里分社的社長,也曾為《邁阿密信使報》執筆。2007-08年擔任哈佛大學卡爾人權政策中心研究員。2010年加入《紐約時報》,持續在阿富汗及伊拉克等地進行採訪報導。

 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