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-site-verification: google1673b2117cb94912.html
top of page
可畏的想像力――當代小說31家 (王德威)

可畏的想像力――當代小說31家 (王德威)

HK$40.00Price

麥田出版社的「當代小說家」書系於1996年推出,這書系涵蓋兩岸四地(台、港、陸、星馬)及全球華人小說家的傑作,展現華語文學的壯觀版圖。書系主編王德威,參與選書製作,並為每一本書寫下序論,介紹作家的特色,並觀照小說與政治、社會、人生的美學關聯。2002年,麥田結集二十篇序論出版《跨世紀風華:當代小說20家》一書,討論包括朱天文,舞鶴,朱天心,李昂,施叔青,余華,王安憶,莫言,蘇童,鍾曉陽,黃碧雲,駱以軍等作家的代表作品。

 

接著從2002年到2022年,「當代小說家」書系再出版《可畏的想像力:當代小說31家》,收錄代表作品有李永平《大河盡頭》、吳明益《單車失竊記》、陳冠中《盛世》、駱以軍《匡超人》、鍾文音《別送》、王安憶《一把刀,千个字》等,都曾引起廣泛討論。這些序論,連同系列以外的小說點評,編選之後共得三十一篇。

 

目錄

序/「可畏的想像力」

亡明作為隱喻——臺靜農《亡明講史》
寫在(白色)惘惘的威脅中——施明正《島上愛與死》
冷酷異境裡的火種——郭松棻〈秋雨〉、《奔跑的母親》
物色盡,情有餘——李渝《金絲猿的故事》、〈待鶴〉
大河的盡頭,就是源頭——李永平《大河盡頭》:上卷《溯流》、下卷《山》
「生活」與「青春」對話——陳雨航《小鎮生活指南》
庚子政治神學——李銳《張馬丁的第八天》、《囚徒》
史統散,小說興——陳冠中《盛世》、《建豐二年》、《北京零公里》
廢都,秦腔,與虱子——賈平凹《廢都》、《秦腔》、《帶燈》
歷史的遺留物——王安憶《天香》、《一把刀,千个字》
隱祕而盛開的歷史——蔣韻《行走的年代》
失掉的好地獄——張貴興《野豬渡河》
後啟蒙時代的神蹟——阮慶岳《林秀子一家》、《黃昏的故鄉》
革命時代的愛與死——閻連科的小說
從「裸命」到自由人——嚴歌苓《陸犯焉識》
日頭赤艷炎,隨人顧性命——林俊頴《猛暑》
歷史就是賓周——馬家輝《龍頭鳳尾》
我們與鶴的距離——遲子建《候鳥的勇敢》
彷彿在痴昧/魑魅的城邦——郭強生《斷代》、《尋琴者》
還是「在醫院中」——韓松《醫院》三部曲:《醫院》、《驅魔》、《亡靈》
洞的故事——駱以軍《匡超人》
香港另類奇蹟——董啟章《學習年代》
我要我爹活下去!——張萬康《道濟群生錄》
羅愁綺恨話南洋——李天葆《綺羅香》
塵埃落而不定——鍾文音《別送》
惡魔的女兒之死——陳雪《摩天大樓》
小說「即物論」——吳明益《單車失竊記》
盲女古銀霞的奇遇——黎紫書《流俗地》
後人類愛情考古學——伊格言《零度分離》
艷粉街啟示錄——雙雪濤《平原上的摩西》
隱秀與潛藏——陳春成《夜晚的潛水艇》

 

作者簡介

王德威(David Der-wei Wang, 1954-),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暨比較文學系Edward C. Henderson講座教授,中央研究院院士,美國國家藝術與科學院院士。著有《小說中國: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》、《如何現代,怎樣文學》、《後遺民寫作》、《現代「抒情傳統」四論》、Fictional Realism in 20th Century China: Mao Dun, Lao She, Shen Congwen(《茅盾.老舍.沈從文:寫實主義與現代中國小說》),The Lyrical in Epic Time: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Artists Through the 1949 Crisis(《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:二十世紀中期的中國知識分子與藝術家》)、Why Fiction Matters in Contemporary China等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