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-site-verification: google1673b2117cb94912.html 尼采忘了他的傘 (瑪麗恩・蘭金(Marion Rankine)) | Read-Cycling書送快樂
top of page
尼采忘了他的傘 (瑪麗恩・蘭金(Marion Rankine))

尼采忘了他的傘 (瑪麗恩・蘭金(Marion Rankine))

HK$25.00Price

「我忘了我的傘。」哲學家尼采的巨大苦惱?搞丟雨傘和遺忘雨傘,並非當代人獨有的苦惱。這是尼采在未發表的手稿中所留下的名句。但該怎麼解讀?這令後世學者傷透腦筋,唯有西方哲學巨擘德希達像嘲諷又像致敬地「超譯」了尼采的真義。

 

已存在人類社會長達數千年的雨傘(umbrella),英國的通俗說法又稱「蓋」(Brolly),起源是為了幫法老王遮陽,那時擁有傘的人象徵著財富與權力。兩千年之後,傘也用來遮雨。但是就像狄更斯小說中的人物,拿傘是因為你太窮了,沒有錢擁有自己的馬車。這時撐傘的人又代表了貧窮。

 

在歷史上,雨傘遊走於政治、經濟、社會、文化領域,它彰顯身分地位,也曾是有損聲名的象徵,隨著時代更迭,一次又一次被賦予新的記號:

•在拿破崙戰役中,戰場上除了軍刀,為何會四處散落雨傘?

•日本明治維新前使用的日式和傘,藉由傘色等嚴格規定來區別持傘人的階級身份?

•維多利亞時代英國女性以陽傘維持白皙膚色,是海上殖民擴張年代帝國主義的弦外之音?

•黑傘不離身的英國首相張伯倫,在二戰前夕慕尼黑會議後聲望大跌,帶傘因此成為愚昧笨老頭的象徵?

•暢銷小說《哈利波特》中的魔法傘架竟暗喻著世上存在嚴重的歧視?

 

雨傘豐富的社會意涵,也備受文學、哲學、時尚、藝術等領域熱愛,它本身暗示情慾,甚至象徵著死亡。傘在人類史上是一道庇蔭、同時也代表了盾牌和反抗,直至今日的社會運動中都可見到它不墜的身影。

 

作者簡介

瑪麗恩‧蘭金(Marion Rankine),住在倫敦的澳洲作家與書商,作品散見於《泰晤士報文學增刊》(The 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)、《衛報》(The Guardian)、《陸地》(Overland)、文學雜誌、「為了書」(For Book’s Sake)網站等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