魔鬼詩篇 (薩爾曼・魯西迪(Salman Rushdie))
.1988年英國WHITBREAD小說獎
.1989年德國年度作者獎
小說中的敘事者「我」不是別人,正是魔鬼!
被恐怖份子劫持的噴射客機在空中爆炸,全機無人生還,除了兩個主角。他們是兩名早已失去信仰的回教徒,活活掉到英國海灘,從此展開各自的魔幻之旅。
其中一位吉百列,時夢時醒,夢中的他是天使吉百列,也就是〈古蘭經〉中傳達神諭的天使,夢中接受他天啟的,一位是宣揚「萬物非主,唯有真主」的先知,一位是以信仰之名,號召暴力向西方宣戰的宗教領袖。還有一位是宣稱可以分開阿拉伯海的少女,有一度,夢中的吉百列驚覺,從自己口中流洩出的,有些並非古蘭真言,卻是魔鬼詩篇!
另一位主角撒拉丁,空難生還後即容貌大變,頭上腳下長出羊角羊蹄,一如傳說中的魔鬼模樣,好不容易恢復人相,心中卻已經滿懷仇恨。於是,他也說出連串的魔鬼詩篇。
作者的筆法虛虛實實,寫下這本詭趣橫生的小說,以主角的蛻變與重生為主軸,探討我們所處的後現代世界以及人類心靈的人性與魔性。
當年《魔鬼詩篇》出版後,前伊朗領袖何梅尼隨即向魯西迪下達了格殺令,在英國受到國家嚴密保護下度過了多年匿跡生活後,移居美國,在紐約恢復了公眾人物的生活,自由出入各種活動場合。一次活動中,一位移民青年衝上臺前狂刺了魯西迪十數刀,受創的魯西迪失去了右眼,身體也有多處無法行動自如,也影響了寫作。
作者簡介
薩爾曼・魯西迪(Salman Rushdie,1947-)生於印度孟買,青少年時移居英國,後於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研讀歷史,現定居美國紐約。2023年獲選為《時代雜誌》最具影響力一百人。一向以「後殖民」小說家聞名於世的魯西迪,為祖國印度追求政治獨立;尋求國族認同的歷程寫下多部驚心動魄的小說。魯西迪多次獲獎,包括兩度獲得「布克獎最佳小說」,著作包括:《午夜之子》、《魔鬼詩篇》、《羞恥》、《摩爾人的最後嘆息》、《吉訶德》、《勝利之城》、《刀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