橡皮擦計畫:兩位天才心理學家,一段改變世界的情誼(麥可.路易士(Michael Lewis))
「故事裏有戰爭、英雄、天才、愛情、失落、發現、忠誠與友情。筆下滿是機智、熱情與可信賴的科學。」――《愛爾蘭時報》
「太好看了!把兩位偉大學者揭開人類理性的過程,寫得精彩萬分!」――《華爾街日報》
2002年,時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的康納曼博士與喬治大學教授Smith一起獲頒諾貝爾經濟學獎。但68歲的康納曼卻説:「因為這個獎不頒予已逝的人,要不然於1996年去世的特沃斯基博士也應該分享這一榮譽。我覺得這個獎是我倆一起得的,我們像兄弟一樣共同工作已有一個世紀了。」
這點觸動了本書的作者麥可.路易士,決意將這兩位心理學權威那段相知相交的故事,詳細記錄下來,而這書也成了作者在創作生涯中的重要作品。
故事回到1969年,丹尼爾.康納曼(Daniel Kahneman)和阿莫斯.特沃斯基(Amos Tversky)在以色列耶路撒冷的校園相遇──兩位心理學天才,被形容為心理學界的「約翰.藍儂與保羅.麥卡尼」。他們性格各異──特沃斯基絕頂聰明、自負好鬥、個性外向,總是人群中的焦點;康納曼小時候為了逃離納粹而成了難民,個性內向,習慣自我懷疑。如此南轅北轍的性格,跌破眾人眼鏡地「走在一起」,聯手解開一個又一個人類心智之謎。而他們截然不同的背景,卻為這相遇增添了趣味和淚水。
多年來,他倆所撰寫的研究論文,很具突破性,全面顛覆了世人對決策流程的理解,為經濟、醫學、政治、社會帶來深遠的影響與改革,這包括對行為心理學派的影響、大數據研究的崛起、實證醫學研究的暴增、政府施政品質的提升等。
有一天,康納曼手寫了一則便條給特沃斯基,他稱之為「橡皮擦計畫」──他想知道,遭遇人生中的挫折,我們是如何面對的?我們如何「抹除」一個又一個的遺憾與悔恨,繼續迎向明天?
但是,特沃斯基沒有立刻回覆他,直到……
「謝謝麥可寫了這本書!」――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.康納曼
作者簡介
麥可.路易士(Michael Lewis, 1960)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與倫敦政經學院,成為作家前曾任職華爾街財經界,憑真實經驗及近距離觀察,令作品更具血肉,曾兩獲《洛杉磯時報》書獎。著有《魔球》(Moneyball)、《快閃大對決》( Flash Boys )、《大賣空》(The Big Short)、《老千騙局》(Liar's Poker)、《自食惡果》(Boomerang) 等,多部著作曾被改編登上大銀幕。
路易士曾為《紐約時報雜誌》撰稿,擔任《新共和》雜誌資深編輯及英國《觀察家》週刊美國版編輯,目前與太太、孩子住在加州柏克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