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-site-verification: google1673b2117cb94912.html
top of page

地名的世界地圖 (21世紀研究會)

HK$25.00Price

世界上的地名千奇百怪,似乎毫無章法可循,但事實上地名就像人名一樣,是人類文明在歷史中累積的結晶,本書從種族融合、文化交流角度探討世界地名的起源。

 

從古人所取的地名,可以發現當時的地理知識與世界觀。例如擁有精湛航海術的腓尼基人,把愛琴海西側稱為ereb,東側稱為assu。你可能不知道,羅馬人把assu(東)加上拉丁文地名語尾詞「-ia」,就成了Asia(東方之地);而ereb不久後被改稱Europe。也就是說亞洲的語意正是東方,而歐洲代表的西方。

 

地名出現的過程也可能饒富趣味。巴基斯坦(Pakistan)是由烏爾都語(Urdu)的par(純潔)加上意指國家的-stan而來,字義是「純潔之國」。但另有一說是出自英國劍橋大學的穆斯林留學生之手。這位留學生從這一帶伊斯蘭教占優勢的地區中,取旁遮普(Panjab)、阿富汗(Afghanistan)、喀什米爾(Kashimir)、伊朗(Iran)、信德(Sind)的字首組成PAKIS-STAN。

 

一個看似平凡無奇的地名,其實可能蘊含著宗教、文化與歷史的生動痕跡。想探詢人類的文明演進,從身邊唾手可及的事物開始最是容易。《地名的世界地圖》,將讓我們造訪全球各地時有更深一層的體驗。

 

作者簡介

21世紀研究會,日本文藝春秋社所成立的國際文化研究會,成員包括九位歷史學、文化人類學、考古學、宗教學、生活文化史學等領域的研究者,所編著的「世界地圖」系列作品有《人名的世界地圖》、《民族的世界地圖》、《地名的世界地圖》、《伊斯蘭的世界地圖》、《常識的世界地圖》、《色彩的世界地圖》、《食物的世界地圖》等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