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-site-verification: google1673b2117cb94912.html
top of page
十七歲的硫磺島 (秋草鶴次)

十七歲的硫磺島 (秋草鶴次)

HK$25.00Price

「你十七歲時在做什麼?我十七歲時,在硫磺島上,一個慘絕人寰的戰爭煉獄,好不容易回到家,家人正為我舉辦葬禮……」

 

那一年,作者阿秋是十七歲的少年兵,首次登上硫磺島,等待著他的,是和夢想完全相反的殘酷現實……。「你可不能死啊,人死了,是無法開花結果的……」離家時,奶奶這麼告訴他。

 

但當身邊年輕的同袍相繼死去,生命的可貴,是他最真實的領悟。在孤島上,天空中看不到星星,沒有人知道自己可以活多久。地下坑道的生活是對人類忍受痛苦能力的極端試煉,飢餓、恐懼、絕望,再多的文字也無法描述其中的慘況。

 

背景是1945年二月十九日起的三十六天,硫磺島這座位於東京外海,面積僅二十二平方公里的小島,聚集了超過十萬名平均年齡為十九歲的美、日少年軍,進行了一場驚天動地的殺戮。在美軍猛攻下,日軍宣誓「玉碎」死守,此役之慘烈聞名於世,日本駐軍兩萬一千兵,最後僅有一千人生還。

 

美軍以壓倒性的武力封鎖硫磺島,日軍打從開始就無勝算,斷糧缺水,有時甚至一餐只有三粒乾米,飲水只能靠降雨,拾到青豆罐頭,最珍貴卻是裏頭的湯汁。日軍火力缺乏,無以抗敵,受的教育又不能投降敵軍,因此只能待在戰壕枯耗,茍延殘喘。

 

儘管戰時日本宣稱大多數士兵在死前都英勇高呼「天皇陛下萬歲」,但阿秋深知,最常聽到的卻是一聲淒厲的「媽――」。

 

這些年輕人在生前的最後一段日子受盡折磨,死後也多半無法返鄉,甚至連全屍都難保,至今仍有一萬三千餘具骨骸埋在島上,當中不少缺了頭顱,是被美軍當成戰利品帶了回國,迄今仍無法追回。

 

作者秋草鶴次雖非作家,但在戰爭現場仍不忘觀察周遭、省視內心,並將當時的複雜體會毫不做作地流露於字裏行間。退役後,右手只剩下拇指、小指,和一小截無名指的他,沒有公開自己的經歷,為怕父母知道太多而傷心難過,他將這段傷痛埋在心裏足足六十多年,直至雙親亡故後,才說出那段錐心往事……。

 

作者簡介

秋草鶴次 (1927-2018),生於日本群馬縣。自願加入海軍,自橫須賀海軍通信學校畢業後便成為海軍通信兵。1944年七月被派遣到硫磺島。玉碎戰後幸運獲救。成為俘虜之後被移送到美國各地,1946年一月退役。

 

bottom of page